带状疱疹是一种多发生在春冬两季的皮肤病。中医传统称为“缠腰火丹”、“蜘蛛痣”、“火带疮”、“蛇串疮”等。由于本病发作突然,进展迅速,常伴有灼热疼痛,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。
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要点,希望小编的下述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要点
专家介绍,临床上中医根据本病的临床经过,参合传统辨证,概分为火毒、湿毒、气滞三型。
究其病位在心、肝、脾三脏,心火旺则血热,热灼于肤,故痛重;脾气虚则湿不运,水聚于腠,故水疱多;肝病既影响于心,又影响于脾,如肝郁化火,火与心火相连,风火相煽,故皮肤发红,痛如火燎;肝旺侮脾,脾湿内困,蕴而化热化毒,湿毒流窜于肝胆经脉循行之区,故见丘疹、水疱、糜烂、渗出等皮损。
因此,立法应以舒肝、泻火、理脾为主,特别是泻火一法,主张多用、重用龙胆草之类,殊不知仅用泻火而不清热,火毒难除;更何况本病患者多数处于正气虚弱的情况下发病,故治疗中若大苦大寒之品用之过多,必然克伐生发之气,不利于机体的康复。
正如清代沈金鳌在《杂病源流犀烛》中所说:“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,重伤脾胃,便不可救”。鉴于火热之邪,消烁津液居多,所以,在本病的后期,酌加甘寒救阴、通络止痛之品,是十分必要的。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