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囊炎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?大家知道吗?如果还不了解的话,请看下文详细解说,相信你一定可以了解到你所不知道的问题。
毛囊炎为毛囊发生的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炎症。本病较为常见,尤易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糖尿病患者。有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种。化脓性者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,常在瘙痒性皮肤病基础上发生。非化脓性者多与职业或某些治疗因素有关,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,或长期应用焦油类或皮质类固醇类激素药物,以及皮肤经常受到摩擦、湿热等刺激,均易诱发本病。初起为粟粒大毛囊性丘疹,渐形成小脓疱,大多分批出现,互不融合,自觉疼痒等为其临床特征。主要发生于头面部、四肢、阴部等处。
西医主要采取局部用药、全身治疗或注射丙种球蛋白及菌苗等。
本病属中医“发际疮”、“羊须疮”、“坐板疮”、“眉恋疮”等范畴。其发病由湿热火毒,蕴解肌肤,郁结不发所致。故治疗以清热解毒,除湿消疮为基本治则,效果良好。下述诸方,可供临床参考选用。
1.桂枝葛根汤
葛根12g,桂枝、白芍、连翘、胡黄连、苦参各9g,金银花30g,紫花地丁15g,甘草3g。每日1剂,水煎取汁分次服用。
本方有清热解毒,温经通络之功。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多发性毛囊炎、毛囊炎50例,结果全部治愈。观察发现,服药时间与病程长短呈正比。
2.银连黄菊汤
银花、紫花地丁各15g,川连、黄芩、野菊花、山栀、连翘、赤芍、黄柏、茯苓、绿豆衣各9g,生甘草6g。舌尖红,面部升火,口渴,乏力,失眠等阴虚内热者,加天花粉、鲜生地;皮损硬结明显者加大黄或青宁丸包煎;痛痒甚者加苦参、白鲜皮、萆薢;热重者加龙胆草、丹皮、蒲公英。水煎,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本方有清心解毒利湿之功。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毛囊炎50例,结果痊愈26例,好转17例,无效7例,有效率为86%。
3.芩连平胃汤
黄芩4.5g,黄连、厚朴(姜炒)、陈皮各3g,苍术(炒)6g,生甘草1.5g,姜1片。加水300ml,煎取240ml,饭后服。
本方出自《医宗金鉴》,有除湿清热之功。适用于燕窝疮(颈项部多发性毛囊炎)。
4.解毒四妙汤
苍术、连翘、大黄各10g,薏苡仁30g,黄柏、牛膝各12g,蚕沙、银花藤各24g,木通15g。每日1剂,水煎内服。
本方有清热除湿,解毒散结之功。适用于各种阳证疮疡,湿热郁滞者;尤宜发际疮(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)湿热重者。
5.解毒排脓汤
蒲公英、地丁、银花各30g,连翘、当归各15g,川芎12g,皂刺、山甲各6g,陈皮、桔梗各9g,甘草3g。气虚加生黄芪、党参;阴虚加生地、玄参、花粉;湿热重者加黄芩、黄连。水煎,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本方有清热解毒,化瘀排脓之功。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周围炎10例,结果全部治愈,服药25~92剂。其中1例采用切开排脓,并服用本方。随访发现,其中5例未复发,5例1~8年内复发。
6.除湿清热散
白术、苍术、猪苓、泽泻、炙甘草各3g,茯苓、蒲公英各6g,天花粉4.5g,白芷1.5g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本方出自《集验良方拔萃》,有除湿清热之功。适用于燕窝疮(颈项部多发性毛囊炎)、羊胡子疮(下颏湿疹)。
7.双黄饮
黄芩、黄连须各15g,陈皮、甘草、玄参、连翘、马勃、薄荷、柴胡、桔梗各6g,僵蚕、升麻各3g,银花、紫花地丁、野菊花各9g。每日1剂,水煎取汁分2次服。
综上所述,想必大家现在对毛囊炎治疗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了,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早期的预防毛囊炎。如果您身边的朋友不幸得了毛囊炎疾病,请及时有效的就医,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治疗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