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康网
疾病专题

带状疱疹

首页 > 皮肤科 > 带状疱疹 > 治疗 > 正文

带状疱疹后期疼痛

来源:| 作者:| 发布时间:2015年10月14日


循经法可选主穴:曲池、身柱、阳陵泉、3阴交.配穴:皮疹在眼眶区配太阳、头维、阳白;在颧区配4白、睛明、下关;在下颌区配颊车、地仓、大迎;在腋窝配肩贞、极泉;在脐上区配合谷;在脐下区配足3里.也可用耳针疗法:取肝、神门,每天1次,留针30分钟,有显着的止痛效果.

4.针灸疗法图刺法在皮疹区4周,用30~32号(即3~4寸)毫针,呈15~30度角斜刺4针,留针30分钟.其间捻转3~5次,每日1次,连续10次为一疗程.

3.带状疱疹后期疼痛外治法皮疹以丘疹、丘疱疹为主,痛重,选用中药鲜芦荟捣烂,酌加梅片,珍珠粉少许,外敷患处,每天1~2次;疱壁紧张欲破,疼痛颇重,外敷玉露膏,每天换1~2次;皮疹溃破或渗出多时,用冰石散掺在黄连膏上分块敷贴;若有脓腐未脱,酌加9一丹掺在黄连膏上分块贴敷,每日换1次;待脓腐脱净,酌加收敛生肌药,直至结痴疮剑;若留有肤疼不除,选用黑色拔膏棍贴之.并加压包扎,两天换1次.

2.带状疱疹后期疼痛西医治疗根据病情可口服脑宁片或消炎痛25mg,每日2次,肌注维生素B、B注射液、聚肌胞等.疼痛剧烈者可用脑垂体后叶素5~10单位,皮下或肌肉注射,隔日1次,连用2~3次.全身泛发性可选用阿糖胞苷、转移因子、干扰素等治疗.近年来主要对重症患者早期短时间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,如强的松、地塞米松等,可缩短疗程,迅速止痛和预防并发症.

带状疱疹后期疼痛

气滞皮疹外透不明显,痛如针刺,或者隐痛绵绵,动则加重.伴纳差、夜寐欠安,心烦,脉细涩,舌质红,苔薄黄.治宜:舒肝理气,通络止痛.方用金铃子散加减.金铃子、郁金、紫草根各9g,玄胡索6~9g,醋柴胡、青皮各6g,炒白芍、当归各12g,丝瓜络10g.,服法同上.

湿毒在红晕的皮肤上出现数群簇状成患的水疱,状如绿豆大小,排列成带状,3~5天后,疱液混浊,甚则溃破,进而糜烂浸淫,甚至形成坏疽性溃疡.自觉痛痒交作,口不渴或渴不多饮,纳呆腹胀,大便时溏,脉濡数或滑数,舌质淡红,苔薄白或白腻.治宜:清化湿热,凉血解毒,方用薏仁赤豆汤加减.生苡仁、赤小豆各15g,茯苓皮、2花、地肤子、生地各12g,车前子、车前草、赤芍、马齿苋各9g,甘草6g,藿香、佩兰各10g.服法同上.

1.带状疱疹后期疼痛中医内治火毒在焮红皮肤上可见丘疹、丘疱疹和疱壁紧张的小水疱.自觉灼热刺痛,夜难成寐,伴有口干口苦,溲赤便秘结;脉弦数,舌质红,苔薄黄或千黄.治宜:凉血泻火.方用大青连翘汤加减,大青叶、玄参、贯众、黄芩各9g,连翘、银花、生地各12g.马齿苋12~15g,炒丹皮、赤芍各6g,绿豆衣15g.水煎,每日1剂,分2次内服.

患了带状疱疹可用以下方法治疗:

带状疱疹患者可后遗神经疼痛.疼痛往往难以忍受,且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甚至半年之久.疼痛伴有口干舌红等症者,可用沙参、麦门冬、当归、甘草、赤芍药、牡丹皮各10克,生地、枸杞子、川楝子、白芍药各15克,蒲公英30克,全蝎4克(研为细末,分两次用药汤冲服),水煎服,每天1剂.此外,黄芪注射液10~20毫升,用于带状疱疹后期,皮疹已基本愈合者,每天数次外涂患处,对于消除或减轻神经痛有效;复方丹参注射液20~40毫升,可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,每天数次外涂患处.

相关阅读

  • 王晓

    王晓

    主任医师擅长:各种过敏性、感染性、角化性及各类性病。荨
  • 李学军

    李学军

    主任医师擅长:各种皮肤病、性病的诊断治疗
  • 张弘

    张弘

    主任医师擅长:重症药疹、结缔组织病、性传播疾病方面
  • 秦宝生

    秦宝生

    主任医师擅长:皮肤科各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
  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
  • 西南医院

    西南医院

   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、山水相依的重庆市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
  • 新桥医院

    新桥医院

   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