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可口服硫胺素片5~10mg,每日三次。如不能口服或肠道吸收不良,可肌肉注射10mg,日1~2次。对暴发型则应立即给予硫胺素50~100mg加入50%葡萄糖静脉注射,以后每4小时给予20~50mg注射,直至心力衰竭现象消失力止。然后改为口服,10mg每日三次。
如果紫绀显著时应吸氧,左心衰竭严重时可结扎肢体,并采用快速利尿药如速尿及利尿酸钠。有大量胸腹腔积液时可穿刺放水。
常同时给予酵母片或复合维生素B以预防或补给体内其他B族维生素的不足。同时注意有无其他营养缺乏情况并予以治疗。
中医治疗
辨证治疗
(1)干脚气:
证候:足胫无力,麻木酸痛,挛急,脚不肿而枯瘦,饮食减少,小便热赤,舌红,脉弦数。
证候分析:因素体阴虚内热,混热之邪从热而化,伤及营血,筋脉失于濡养,故见足胫无力,麻木酸痛,挛急;脾主运化,主四肢肌肉,湿热壅脾,运化失司,不能濡养肌肉,则下肢枯瘦,饮食减少;湿热下注膀胱出现小便热赤;舌红,脉弦为热证之候。
治法:宣壅化混,和营清热。
方药:可用加味苍术散。方中苍术、白宣壅化湿;知母、黄柏、黄苓清热燥湿;当归、白芍、生地滋阴和营;槟榔行气祛湿;羌活、独活、木瓜祛湿利痹,舒筋活络;木通。防己清热利湿;生姜宣散湿邪;甘草调和诸药。
(2)混脚气:
证候:足胫肿大,麻木重着,软弱无力,小便不利,舌苔白腻,脉濡缓。
证候分析:水混之邪侵袭下肢,经络不得宣通,筋脉弛纵,故足胫肿大,麻木重着,软弱无力;水湿壅滞膀胱则小不利;舌苔白腻,脉濡缓,为水湿之征。
治法:宣壅逐湿。
方药:可用鸡鸣散。方中槟榔行气祛湿;木瓜祛湿利痹,舒筋活络;吴茱萸祛寒降浊;陈皮行气燥湿;苏叶、生姜宣散湿邪,祛风散寒;桔梗宣开上焦气滞,诸药相合,祛湿以化浊,通络以除滞,行气以解郁,则湿脚气可愈。
(3)脚气冲心:
证候:脚气病的同时见心悸、气喘、呕吐诸症,甚者神志恍惚,言语措乱。
证候分析:湿毒上攻,水气凌心,心神受找则心悸,甚者神志恍惚,言语错乱。湿毒循经窜犯肺胃故气喘、呕吐。
治法与方药:湿脚气而见攻心者,由于湿毒上攻,多伤阳,急宜温阳散寒,逐湿泄毒。用吴茱萸汤合半夏汤,方中吴茱萸温肝暖胄,散寒降浊;附子、干姜、桂心、细辛、蜀椒温阳散寒逐湿;半夏、生姜散寒止呕;人参、大枣、甘草补虚和中。干脚气见攻心者,由于湿火壅盛,毒气上攻,治宜宣壅逐混,凉血清火。用吴茱萸汤合牛黄清心丸,方中吴茱萸祛湿降浊;生姜散寒止呕;人参、大枣补虚和中,合牛黄清心丸凉血清火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