痤疮在中医上是一种内热和外风所导致的疾病,它有肺热、学热和肝热之分,通常情况下痤疮都是一种慢性疾病,表现出的症状并不会太明显,让患者无从下手。因此中医专家就特地来为大家讲讲有关中药治疗痤疮的一些方法。
痤疮的病理:1.皮脂腺肥大,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,毛囊扩大,于毛囊口处形成黑头,黑头由角质细胞和皮脂组成。 2.毛囊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,形成炎性丘疹。黑头阻塞引起的毛囊内外继发感染,可出现脓疱。黑头或脓疱穿破毛囊壁进入真皮,可引起异物肉芽性反应,而形成结节。结节继发感染,形成脓肿。长期炎性反应可使毛囊和皮脂腺遭到破坏发生纤维化,而形成疤痕的病理变化。
寻常痤疮诊断标准:痤疮以面、上胸、背部等处的粉刺、丘疹、脓疱等皮损为主要症状。1.粉刺:初起为粟粒或针孔大小丘疹,呈与毛囊口一致的圆锥状,毛囊口有栓塞,头黑体白的半透明状,挤压时可出。2.丘疹:皮脂腺口完全闭塞,形成丘疹,中央有黑头粉刺,可形成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的丘疹。3.脓疱:在丘疹的基础上感染,发生在丘疹顶部有脓疱,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脓。4.囊肿:皮损周围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,正常皮色或暗红色,按压时有波动感,顶端可有黑头,挤压时可有血性或胶状分泌物排出。5.结节:炎症较深时,脓疱之壁加厚,形成淡红或紫红的结节,或隆起呈半球或圆锥形,可长久存在,亦能逐渐吸收,亦有溃脓结疤或成窦道者。
一、辨证选方
1.肺热血热,治法:宣肺清热。方药:枇杷清肺饮,黄芩清肺饮加减。枇杷叶9g,黄芩9g,桑白皮9g,栀子9g,黄柏9g,知母9g,甘草3g,生地15g,连翘15g。水煎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2.脾胃积热,治法:清热化湿通腑。方药:三黄丸合茵陈蒿汤加减。黄连3g,黄芩9g,茵陈15g,生山栀9g,生苡仁15g,生山楂15g,白花蛇舌草30g,生甘草3g。水煎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3.热毒,治法:清热解毒。方药:三花汤加减。银花30g,紫花地丁30g,野菊花15g,黄芩9g,知母9g,白芷9g,赤芍9g,大力子9g,连翘9g,生甘草9g。水煎,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4.血瘀痰凝,治法:和营化痰散结。方药:桃仁二陈汤加减。桃仁、制半夏、丹参、象贝母各9g,红花6g,川芎6g,牡蛎30以先煎),吴茱萸15g,银花12g,甘草3g。水煎,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二、外治疗法
1.蛇床子、地肤子、白鲜皮、明矾各60g。加水浓煎,趁热擦洗患处,每次擦洗30分钟,每日1~3次,连用10天,1剂药可用6天。
2.鲜马齿苋30g(干品减半),苍术、蜂房、白芷各9g,细辛6g,蛇床子10g,苦参、陈皮各15g,加水煎沸取汁,趁热洗患处,每日3~5次,连洗数日可愈。
3.丹参、地丁、当归、白芷、半夏各30g。加水煎开15~20分钟取汁备用。脸部先用温盐水(1%)洗净,黑白粉刺,脓疱用针挑破挤净,用手搓脸部有热感,再用药汁热气熏脸,后将2条新毛巾浸人药液待温度降到皮肤可适应时,捞出毛巾拧半干敷脸,每次30分钟,每日2次。1剂药夏天用2~3天,冬天用4~5天。
4.蝮蛇胆汁0.5ml加冷霜普通雪花膏500g混合均匀即成蛇胆霜。每日早晚用温热水洗脸后,均匀涂搽皮损处。
治疗痤疮我们首先应该要了解它的具体病理,再了解它的症状,最后才是根据病理、症状来治疗,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及时脱离苦海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